第二天会议记录

会议进行时】2016年第十一届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eLFA2016)第二天精彩继续

2016年第十一届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eLFA2016)第二天,更多的特邀嘉宾给我们带来最新的学术前沿成果,现场参会者除了认真地聆听主讲嘉宾的报告外,还积极主动地与现场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天会议上午采用主题报告的形式,来自国立台湾大学叶丙成教授,韩国蔚山科技大学的Jin-Hyouk IM教授,台湾中央大学的吴颖沺教授,来自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高菲教授带来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成果。叶丙成教授结合三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利用ICT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意思,让学生更乐于学习; Jin-Hyouk IM教授将视野放在翻转课堂,分析了网络学习、慕课、翻转式学习的优缺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吴颖沺教授向大家解读了知识构建教学法的相关内容,科学的研究方案、严谨的数据分析方式对学习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而高菲教授基于案例讲解ICT在促进开放学习社群中的作用,并播放几段视频活跃了大会的气氛,让参会者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图片1-1

国立台湾大学叶丙成教授

图片2

韩国蔚山科技大学Jin-Hyouk IM教授

图片3

台湾中央大学吴颖沺教授

图片4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高菲教授

第二天的会议则更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念,采用校内和酒店两个会场同步举办14个分论坛的形式,为参会者提供尽量广阔自由的展示、分享、交流的舞台。其中一系列精彩的讲座广收参会者的好评,比如来自上海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通过案例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认知角度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陕西师范大学张文兰教授向与会者介绍21世纪核心素养,探究项目式学习在我国课程重构背景下的可行性;来自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Fredrik教授针对Blackboard与学习环境、学生经验的联系,展示了Blackboard在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学习层面的功能,与现场与会者积极地互动、交流。

图片5

上海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

图片6

陕西师范大学张文兰教授

图片7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Fredrik教授

除了受邀嘉宾的精彩报告,各个分论坛的其他学者也做了大量精彩的报告分享。比如来自美国的学者Perry Samson分析了混合式课程中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来自新加坡的学者Zan Chen分享新加坡是怎样利用ICT技术促进成人继续教育的学习创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Paul Lam通过互动式的交流方式让大家体验了学生反馈系统的用法及使用实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Kevin Chan通过一个视频给我们展示了怎样利用学生响应系统(SRS)来促进协作学习、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的学者Ronnie Shroff向我们讲解了利用APP怎样采取有效的教学法来支持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自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学者Ying Hung Pu分享了一个利用ICT技术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真实性团体学习的研究计划、来自台湾的学者De Kuan Jen以PanSci(泛科)为例为大家分析了科学性知识的翻译行为、BlackBoard公司的Caroline Steel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利用ICT技术促进学习者在课堂内、课堂外进行学习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展示,例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吴琼蕾为了探究影响e-learning接受度的关键因素模型对中国商学院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姚佳佳通过案例进行了移动学习资源辅助教学的研究、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探究了教学者的手势对学习者学习绩效的影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通过SWOT分析对我国中小学实施BYOD提出了建议等。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今天是eLFA2016最后一天,一系列的学术分享报告还将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同步进行。除了学术活动,作为承办方,我们还安排了校内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所有远道而来的参会者在师大度过美好的三天时光。